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市场 > > 内容页

长安黄土匠人+丝路文化交流——造就北宋时尚“手办”“磨喝乐”

时间:2023-09-09 14:06:27 来源:百度新闻 分享至:

开栏语

在文明交流互鉴中


(资料图)

追记历史迈向未来

两千多年前,始于长安的丝绸之路跨越陇原大地,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往中亚、西亚,绵延到非洲和欧洲,使不同文明紧密相连。今年4月~5月,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和中国-中亚峰会先后在陕西西安召开,这两场重要会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,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,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、发展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。

今年9月恰逢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10周年,10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取得了沉甸甸的成果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各国对于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意识与意愿与日俱增,陕西省、西安市文博系统不断加强与亚洲国家在文明研究、联合考古、古迹修复、博物馆交流、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,共同探索文物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,努力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生、创造价值、赋能发展。

建设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,与乌兹别克斯坦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开展联合考古,先后举办数十个主题鲜明的陕西文物外展……陕西文博不断扮演中坚力量。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鎏金铜蚕、西安博物院藏三彩胡人腾空马、大唐西市博物馆藏三彩胡旋舞凤首壶等一批带有浓厚异域特征、实证中外历史文化友好交往的文物,更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。

文化遗产可以超越国界,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,并敦促各国弥合分歧,为共同目标通力合作。

为纪念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10周年,即日起,西安报业传媒集团(西安日报社)开展“丝路遗宝:陕西文物中的‘一带一路’”系列报道,紧扣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”国际倡议,围绕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》中关于文化交流的相关精神,呈现陕西文物中的“一带一路”元素,回溯中国与相关各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交往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人民相知相亲,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。

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三楼的展柜里,摆放着20个一套的“小泥人”头像。初看似乎有些不起眼,大小不过五六厘米,凑近一看,一整套头像面容各异,线条极为精巧细腻,有仕女、官吏、神王像、土地神像、力士像、天王像、猴头像。风格更是多变,或庄严或俏皮。

这些来自宋代的“磨喝乐”玩具精巧程度不是现代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“手办”可比拟的,它们从何而来?为何其中的猴头像酷似印度的“猴神”?为何有个头像取材于神佛?9月7日,记者在西北大学博物馆找到了答案……

组图:在西北大学博物馆三楼的展柜里,陈列着宋代文物“磨喝乐”(亦称“摩喝乐”)玩具。

我国目前发现唯一成套

的北宋“磨喝乐”玩具

“这是一套来自宋代并风靡一时的玩具‘磨喝乐’,它们原本的身体是木质结构,装扮着漂亮精巧的服饰。”西北大学博物馆贾麦明老师如数家珍,贾麦明正是这一套珍贵“磨喝乐”文物的征集者:2002年8月,西安市西大街马路拓宽改造过程中,在广济街南一工地发现了一口直径约1.2米,距地表约8米深的古井,井中发现了一套共计20件泥塑文物。其中18件为头像雕塑,一件莲花火焰浮雕,一件为制作头塑像的陶范,19件泥塑,每件下面都有一个0.3~0.4厘米的插孔。当时我们很兴奋,因为这组雕塑群体成套,其细致入微的雕刻,制作之精巧,令人叹为观止。据我们初步考证,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成套的北宋时期“磨喝乐”变体泥偶玩具。

“磨喝乐”是风靡一时的玩具,为何成套却如此罕见?对此,贾麦明解释道:“它底下有个孔,一插就可以把它拿起来,宋代的时候都是给它穿上衣服,像卖糖葫芦一样插在上面,小孩玩这个要特别小心,这是用泥做的,容易破碎。正因如此,成套的“磨喝乐”才会如此罕见。

儿童玩具是否意味着价钱便宜?其实不然,由于搭配的衣服很可能极为华丽,面具也会涂上金粉,所以在文献中也有几千贯钱一个的记载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两宋时期,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这一天,俗称七夕节,无论是达官显贵,还是平民百姓,都用“磨喝乐”来供奉牛郎、织女,借此来实现“乞巧”和多子多福的愿望。有的在祭祀完后把陈设的“磨喝乐”分发给儿童作了玩具。孩子们怎么玩呢?贾麦明笑着表示,出土的这一套玩具要是小朋友都有,那很可能是拿着这各色人物乐呵呵地“过家家”。

宋代文物“磨喝乐”(亦称“摩喝乐”) 首席记者 王健 摄

西大街在宋代应该是

制作“磨喝乐”玩具的工厂

“磨喝乐”本身,作为佛教世俗化和中国传统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例证之一,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的重要见证。从名字来看就很明显了,贾麦明介绍,“磨喝乐”这个名字就是个“舶来品”,“磨喝乐”又称“摩喉罗”或“罗喉罗”,也有的写成“摩喝乐”或“摩睺罗”,其音为梵文音译,本是宋元时代供奉织女、牛郎的一种土泥偶人。关于“磨喝乐”这里还有一个故事。据《阿弥陀经疏》记载,“磨喝乐”或“罗喉罗”,当年曾是一位国王,有一位仙人犯了罪,被囚禁于安后园中,国王忘记了,六天没有供给饮食。因此这位仙人坠入了黑绳地狱,过了六万年才脱身成胎,又过了六年才出世,六岁出家成佛,最终成“罗喉罗”。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传说相结合,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。

贾麦明表示:“西大街在宋代应该是制作‘磨喝乐’玩具的工厂,当时被称作‘瓦子’,规模是很大的。这些玩具做好了,会以批发的形式运送到全国各地,它们的原材料当时都是咱西安的黄土。”出土的这一套玩具中还有一个精巧的模具,泥土被压进去,塑型后低温烘烤即成。这套“磨喝乐”里,最明显的例证就是猴头的面具,猴头像高5厘米,表情是呲牙咧嘴、眼睛圆睁。模样与印度的猴神极为类似,并不是中国传统猴像,这是印度文化与本土民俗融合的一个佐证,贾麦明边指着猴头像“磨喝乐”边说:“当时宋代的文化交流是很丰富的,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重镇,有不少来自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的留学生、工匠。这些‘磨喝乐’的形象很可能最初就是来自印度的工匠和本土的匠人一起做出的。”

“磨喝乐”形象的多变,实际上也得益于艺术逐渐接近生活。无论是奢华的宫廷生活,还是神秘的寺院文化,都逐渐有平民化的倾向。因此,宋代人对平民艺术不仅停留在表面上,而且已深入到一定的深度。熟悉民间的情趣、志向、爱好,是宋代文化的特征。这种艺术能看到宋代社会、家庭和人的风貌,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
贾麦明表示:“宋代的文化氛围相对来说是很宽松的。比如在唐代,平民实际上是不能常常去寺庙的,到了宋代,正是由于寺庙文化越加亲民,所以体现在儿童玩具上,也有了这些神像的特征。”这一点,在这套“磨喝乐”的其中一个仕女头像上有具象的体现,泥质红陶的仕女,高6.5厘米。瓜子脸五官端正,髻分两部分,髻中间用“+”字花结分开。上半部用细纱包成,上饰云气。贾麦明表示:“这个云气明显就结合了一下佛像的人物特点,一下子就让人物仙气飘飘了。”平民化的另一个例证是“磨喝乐”创作的丰富形象,在西北大学博物馆藏的一件完整身形的童子泥偶“磨喝乐”,该泥质红陶,高8厘米,圆脸,小童两只手和双脚均被布袋束住,防止孩子手指抠坏自己,小童奋力想要挣开包裹,小脸红红,形象极为生动。

两宋时期,西安虽然不是首都,但无论是京兆府后改永兴军路(北宋西安称谓)时期,还是京兆府路(南宋和元称谓)时期,这里依然是丝路重镇,是贯通中国西部和东部重要纽带,更是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。 “磨喝乐”之所以在这里被唯一成套发现,也说明两宋时期的西安,在中华大地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。

文物简介

“磨喝乐”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现,西北大学博物馆馆藏的这一套,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成套的北宋时期“磨喝乐”变体泥偶玩具,共计20件泥塑文物。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数量最多、最为完整的一组,身材、手足、面目栩栩如生。“磨喝乐”满足了人们对童子灵气和智慧的想象,宋朝的寻常市民家、富贵人家乃至皇室贵族之中,都有“磨喝乐”的忠实粉丝。宋代的西安,虽然不是首都,但这里依然是丝路重镇,作为佛教世俗化和中国传统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例证之一,“磨喝乐”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的重要见证。

来源:西安日报

(责编:程雨萌)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冰洋空调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